互聯網在數字經濟戰略下布局未來
中國互聯網協會主辦的“2021(第二十屆)中國互聯網大會”近日在北京召開,與會者共同探討互聯網及相關行業新技術、新應用、新模式。
與會者表示,我國互聯網產業實現高速發展和彎道超車,為網絡強國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下一步,互聯網行業應順應數字化發展大趨勢,把握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堅持發展和規范并重,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互聯網行業快速發展
專家表示,我國互聯網行業實現“彎道超車”。如今,互聯網已經滲透到經濟社會每個領域,成為國家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和驅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表示,目前我國網絡發展全球領先,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纖網絡、4G網絡和5G獨立組網網絡。5G已經實現規模商用,建成基站91.6萬個,占全球的70%;5G連接數超過3.65億個,占全球的80%;5G在工業、交通、教育、醫療、文旅等行業的典型應用項目超過1萬個,全球領先。
劉烈宏說,特別值得一提的是,5G手機日趨普及,各類應用5G技術的終端設備加快商用。今年上半年,國內手機出貨1.74億部,其中5G手機1.28億部,同比增長100.9%。同時,基礎性通用性技術研發取得重要進展,5G標準必要專利數占全球的38%,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根據大會期間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1)》,截至2020年底,我國網民規模為9.89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0.4%;5G網絡用戶數超過1.6億,約占全球5G用戶總數的89%;基礎電信企業移動網絡設施特別是5G網絡建設加快,2020年新增移動通信基站90萬個,總數達931萬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達9164.8億元;數字經濟持續快速增長,規模達39.2萬億元。
報告說,我國互聯網行業實現快速發展,網民規模穩定增長,網絡基礎設施日益完備,產業數字化轉型效果明顯,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信息化發展環境持續優化,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網絡治理逐步完善,為網絡強國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實體經濟需要互聯網支撐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咨詢委員會主任鄔賀銓指出,我國實體經濟發展需要互聯網支撐,互聯網發展要抓住與產業結合的新機會。
鄔賀銓認為,我國互聯網發展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為互聯網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多試錯機會,而目前在治理互聯網方面的很多工作也是為了互聯網更加規范發展。二是網絡基礎先試先行,在寬帶網絡用戶中光纖滲透率已經達到98%,互聯網發展有了一個堅實基礎。三是發揮國情優勢和勞動力紅利優勢,使得互聯網實現快速發展。
鄔賀銓還指出,我國互聯網發展還有很多不足,例如,在一些核心技術上仍然落后,互聯網對實體經濟的支撐還不夠。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指出,要用數據網絡技術賦能數字經濟發展,希望通過數據網絡創新技術更好地驅動協同創新,推進相關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他表示,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要集中優勢和資源,打造基于數據網絡技術的支撐平臺。
把握互聯網發展新機遇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表示,工業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對各行業的生產方式、創新方式都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這就是所謂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在這個歷程中,互聯網企業的定義會被重新塑造,未來工業互聯網企業或產業互聯網企業的范圍會擴展到社會經濟各個領域。這意味著,互聯網技術是一種賦能的載體,在與各個行業結合后會形成產業革命大潮,工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將被打通,真正實現全面的數字化轉型。
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尚冰表示,互聯網行業應把握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新機遇,進一步履行行業責任。他提出四點建議:
一是夯實基礎,布局未來優勢。要大力推動5G、千兆網絡等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超前部署6G等新型網絡技術研發和產業布局;加快對下一代互聯網、工業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內容分發網絡等建設部署和應用推廣,促進應用基礎設施快速發展。
二是開拓創新,提升發展質量。要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加快高端芯片、網絡切片、基礎軟件等關鍵技術突破。圍繞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加快技術創新、業務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促進成果轉化成為市場應用,推進產業鏈協同創新發展,加快構建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著力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
三是以人為本,消除數字鴻溝。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勇于承擔社會責任,通過普遍服務、鄉村振興、信息無障礙建設等專項行動,減少技術、設備、觀念上的數字鴻溝,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是加強治理,保障網絡安全。要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和業務合規發展,形成政府、企業、行業組織協同配合的網絡治理格局。
冠贏自動化新聞中心為您提供工業自動化行業資訊,工控新聞,自動化行業發展趨勢。新聞頻道為您提供新的業界動態,更多工業自動化資訊,工業自動化新聞介紹都在冠贏自動化新聞中心。